气象行业
光存储解决方案
行业背景
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气象服务进入信息化时代。2019年5月15日,中国气象局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推进气象信息化工作。气象局收集着各种各样的气象信息,如地面、海洋、高空、辐射、农气、大气成分、灾害、卫星、雷达、气象服务等重要的数据,这些数据是气象信息化的重要前提,必须能够长期的归档保存,以便后续使用。
面临挑战
气象信息化的前提条件是拥有足够有价值的数据可以进行分析和预测,因此,做好数据的长期保存是气象信息化的重点。 气象数据作为大数据分析的基石,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对分析十分必要。这就要求对中长期的数据进行保存,数据量庞大。 气象数据来源复杂,格式多样,如何统一保存和快速获取日渐成为挑战。
解决方案
光存储解决方案采用紫晶蓝光存储设备,保证50年以上的存储年限,满足气象数据长期保存的需求。系统提供标准NAS文件服务,支持各种格式的源数据保存,并提供标准RESTful接口,满足前端不同应用的需求。此外,本方案采用高密度、长期、稳定的蓝光光存储介质,相比于传统的对环境要求相对较高的磁带和存储密度比较小的DVD,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主流存储介质对比
-
描述磁带库(Tape)磁盘阵列(HDD)光存储(ODD)
-
读取次数≤3000次读1万次(稳定性差)读10万次
-
使用寿命10年3-5年50-100年
-
安全性低(频繁使用易损)低(病毒、系统崩溃)高
-
维护成本对保存环境要求高,需要定期绕带对运行环境要求很高,需要空调设备冷却对环境要求低
-
环保指数高(低碳、较少工业废品产生)低(高能耗、高排放、较多工业垃圾产生)高(低能耗、低排放、 少工业垃圾产生)
-
迁移周期及成本6-8年,成本高3-5年,成本高50年,成本低
-
兼容性隔代不兼容兼容兼容
-
能耗一般高(需要持续供电)低(磁盘系统的1/15)
-
二氧化碳排放量一般较高低
-
总体拥有成本 T.C.O较高高低
-
读取次数磁带库(Tape):≤3000次磁盘阵列(HDD):读1万次(稳定性差)光存储(ODD):读10万次
-
使用寿命磁带库(Tape):10年磁盘阵列(HDD):3-5年光存储(ODD):50-100年
-
安全性磁带库(Tape):低(频繁使用易损)磁盘阵列(HDD):低(病毒、系统崩溃)光存储(ODD):高
-
维护成本磁带库(Tape):对保存环境要求高,需要定期绕带磁盘阵列(HDD):对运行环境要求很高,需要空调设备冷却光存储(ODD):对环境要求低
-
环保指数磁带库(Tape):高(低碳、较少工业废品产生)磁盘阵列(HDD):低(高能耗、高排放、较多工业垃圾产生)光存储(ODD):高(低能耗、低排放、 少工业垃圾产生)
-
迁移周期及成本磁带库(Tape):6-8年,成本高磁盘阵列(HDD):3-5年,成本高光存储(ODD):50年,成本低
-
兼容性磁带库(Tape):隔代不兼容磁盘阵列(HDD):兼容光存储(ODD):兼容
-
能耗磁带库(Tape):一般磁盘阵列(HDD):高(需要持续供电)光存储(ODD):低(磁盘系统的1/15)
-
二氧化碳排放量磁带库(Tape):一般磁盘阵列(HDD):较高光存储(ODD):较低
-
总体拥有成本 T.C.O磁带库(Tape):较高磁盘阵列(HDD):高光存储(ODD):低